南湖之滨、马房山下,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依托武汉理工大学得天独厚的人文传统与科技精神,在近七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学脉庚扬,铸就了特色的育人品牌。这些年来,学校继续走特色强校之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办学历史起源于1958年,由武汉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于2008年合并组建而成,两所小学的前身分别为武汉工业大学附属小学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附属小学。2011年元月,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迁入现址,简称理工大附小。学校占地面积15497平方米,建筑面积4699平方米,图书26330册。
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有学生840人,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完全小学。现有教师61人,其中党员教师29人,副高职称教师18名,洪山区学科带头10人,优秀青年教师5人。教职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6人,占教职工总人数98%。这是一支师德素养高,教学水平精、育人模式新的教师队伍。
回眸过去,玉汝于成;立足现在,开拓创新。经过长期的育人积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体系:秉承“真情办学,智慧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崇真、尚美、明礼、图新”的校训,坚守“为学生成长铺路,为教师发展搭台”的服务理念,坚持“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家长满意、学校腾飞”的整体目标,全力以赴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优质品牌的学校。
学校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如今的理工大附小逐步发展壮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21年,在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全面维修改造了教学楼,更新了全部教室智慧黑板一体机,安装了护眼灯,升级了所有电脑室设备,安装了全新悬浮式地板操场,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目前已建成阶梯教室、信息技术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劳技室、音乐室、舞蹈室、录播室等功能室共10间。如今的校园拥有高水准的现代化教育配套设施,先后通过了武汉市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武汉市现代化学校评估验收。
多年“坚守”与“创新”,附小人辛勤耕耘,学校已成为辖区内优质教育校,在社会上享有盛誉。每年毕业生在140人左右,平均每年考上武汉外校9人,居武汉市领先水平。每年全区调考名列前茅。 近二十年,每年被评为洪山区“教育教学质量立功单位”。
学校在体育、德育、作文教学方面形成特色品牌。
乒乓球队连续多届包揽洪山区小学男女甲乙组团体4个冠军,获武汉市单打和团体冠军。
少先队工作每年以“1持续+N创新”思路,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开创了“先锋故事频道”“百名队员讲百年党史”“理少年红课堂”“少年科学院”等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型少先队特色活动课程。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典型案例(湖北省仅九例)、武汉市十佳少先队集体、湖北省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队员丁韵涵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易晓丽、刘林立两位老师荣获“武汉市百优班主任”称号,大队辅导员李若兰获湖北省少先队辅导员素养大赛一等奖,中队辅导员理楠楠获洪山区少先队辅导员素养大赛一等奖,熊蕾副校长获批洪山区熊蕾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学校承担的湖北省少先队重点课题《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顺利结题。校长杨启宏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作少先队工作和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经验交流,并当选为湖北省第七届少工委委员。
学校引领教师开展习作课题研究,大力培养习作教学名师,涌现出一批特色教师。首创“个体作文”理念授课达人刘俊杰老师,获得全国省市级现场作文授课一等奖;“发稿专业户”刘林立老师,所教一个班学生一年有百余篇习作发表在全国省市区各类媒介,她的个人专访刊登在《楚才报》2020年第41期头版头条。
近一年来,全校有200多篇学生习作发表在《学习强国》《湖北日报》《楚才竞赛》《中国儿童报》《中国少年报》《长江日报》等新媒体平台。在第36届楚才杯作文竞赛中,我校学生斩获4个一等奖,65名同学获奖;第37届楚才杯作文竞赛中,我校学生斩获8个一等奖,69名同学获奖;学习强国“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主题征文活动,10位同学荣获湖北省三等奖以上好成绩,其中严乐逸荣获全国一等奖;中宣部组织的“我的航天梦”全国主题征文活动中,董子悠荣获全国一等奖,全国小学生仅产生一等奖五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的附小,将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驾驭新机遇,承载新希望,以奋斗之光,书写新荣光。